[敦和·菡萏]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实务能力培训圆满结束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提升“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具备及时正确的意外伤害现场抢救能力,进一步打造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517日至518日,由浙江敦和公益基金会支持,武汉科技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与湖北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正式开展。为学院对该校100多名学生与老师开展了为期2天的应急救护实务能力培训活动。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考虑到师生们的实际情况,急救培训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17日,线上理论课通过腾讯会议APP直播的形式授课,在课堂中授课老师从红十字会的成长历史切入,从救护场景角度出发逐步展开关于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现场应急救护原则,心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教学内容,同时老师强调,无论何时对待生命要秉承着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先救人,后治伤,同时在救援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自己的保护。

为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积极贯彻学校防疫政策落实,在第二天的实操教学中,急救培训采用双层分流的方法,在分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小组实践操作。在急救培训实操中,培训老师讲述了如何判断救助者是否属于需要心肺复苏患者,包括意识、呼吸、心跳的判断,然后讲述了心肺复苏的两个部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并具体讲解了救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经常出现的错误,最后教给大家判断心脏复苏的有效指征。急救培训以模拟橡胶人为教材,现场演示正确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方式,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与AED仪器搭配使用。在之后的培训中,急救老师还讲解了绷带与三角巾的各种包扎方法,细致展示了包扎伤口需要注意的各个细节。

急救老师为同学们纠错改正,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心肺复苏现场紧急救援知识和正确包扎伤口的方法,为应对紧急病患赢得“黄金”救援时间奠定了良好的急救基础。救护老师生动风趣的讲解、耐心详细的演示,不厌其烦的纠错,充分展现了专业、敬业的高超水平。同学们仔细听讲,两两一组认真练习,最后在救护师资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均通过了实操训练考核,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

经过这次培训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步骤方法,提高了应急安全意识,掌握了自身保护和自救、互救的实践能力。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非医护专业的人士来讲,通过此次培训,收获很大,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便于更好地履行师者的初心使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和群众服务。今后,武汉科技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将继续开展相关公益活动,不断创新内容,链接公益资源,让公益服务惠及更多师生群众。

通讯员:甄虹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