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基地名称 | 依托单位 | 建立时间(年) |
1 | 大学生创业计划基地 | 管理学院 | 2005 |
2 | 大学生机器人足球基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5 |
3 | 大学生数学建模基地 | 理学院 | 2005 |
4 | 大学生电子设计基地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5 |
5 |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社会科学类)基地 | 文法与经济学院 | 2005 |
6 | 大学生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2007 |
7 |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制作发明类)基地 | 城市建设学院 | 2007 |
8 | 大学生化学实验基地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2007 |
9 | 大学生机械设计基地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2007 |
10 | 大学生嵌入式开发基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7 |
11 | 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 | 理学院 | 2007 |
12 | 大学生英语语言教育基地 | 外国语学院 | 2007 |
13 | 大学生智能汽车基地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7 |
14 | 大学生产品创新基地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2007 |
15 |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自然科学类)基地 | 资源环境与工程学院 | 2007 |
16 | 大学生医学综合技能基地 | 医学院 | 2009 |
17 | 大学生汽车节能基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2009 |
18 | 大学生LAU创新基地 | 城市建设学院 | 2010 |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及申报、评审办法
一、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目的
1、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是为了引导和支持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建立严谨治学、求实进取的优良作风。促进和支持在校大学生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锻炼和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为学校科研和社会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2、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是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出高水平的成果,使我校在重大科技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目标
1、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学校总体战略目标和学校发展规划,面向社会生产、生活的科技问题,依托优势学科积极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促进和开拓新兴领域,争取在国内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基地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力争使已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保优争先”;在全校重点创建10-2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标准
1、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发挥辐射作用,发挥特色和优势,以科技创新基地为核心,带动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培养和造就一批知识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学风正派,能发扬学术民主,能团结协作的优秀大学生科学研究团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3、基地内部建立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良好氛围。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申请
1、申请条件:
(1)有活动场地:由学院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实验室及相关设备;
(2)有经费投入:学院对项目作品进行前期投入,校团委根据作品的最终进展程度给予该项目经费资助;
(3)有指导教师:学院根据项目为学生指定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具体指导。
(4)有项目:各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及创业活动,团委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资助。
2、申请办法: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必须向校团委提交一份书面论证报告,并填写《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申请表》。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评审与挂牌
1、由校团委对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申请报告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申请表》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学校授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匾牌。
2、学校对建设的较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或通过项目给予资助。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评估与管理
1、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每年至少有五个项目参加学校的学术科技竞赛。
2、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每两年要有成果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创业计划竞赛”。
3、每两年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进行一次评估。评估不合格的,限期改正,不合格的取消资助。
4、学院每两年报一次计划,团委根据计划对基地进行中期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团委将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七、附 则
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开始施行。
2、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和修改。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