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0817 Z1 授 工学博士 学位)
一、学科概况
生物医药工程(Biomedicine Engineering )是生物、化工、医药和工程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该学科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从微观细胞分子水平到器官系统水平,再到整体水平,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强调生物技术及工程学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力学、细胞工程、生物药学及分子药理学、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转化医学、医学图像技术、人工器官、生物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等。
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学学科经过52年的发展和积淀,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已形成多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该学科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和药品监督监测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药厂等培养具备生物学系统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研究和应用型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药工程学科现有楚天学者等学科带头人11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楚天学者”5人,“香涛学者”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8人,占教师总数的68%。现有省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个。近 5 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含生物医学研究院10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4项以及多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科研总经费达7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6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为了达到培养目标,特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 在生物学、化学、药学或医学等方面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并在所研究领域具有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
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有效地运用各种相关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新产品及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
3. 在本学科的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应做到在理论上有创见,方法上有创新或在应用上有突破。
4. 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其中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且具有运用该外语进行本专业科技论文写作及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外国语要求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5. 学位获得者诚实守信,治学严谨,遵守科学研究者的职业道德。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医药机构从事科研、药物开发、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关领域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细胞工程
2. 生物药学及分子药理学
3. 生物材料
4. 转化医学
四、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团队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开展学术(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并召集指导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等。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由包括导师在内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团队中至少有两名专家具有博士导师资格。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主要协助进行研究生日常指导工作,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生物医药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
总学分 | ≥42学分 | |
修课学分 | ≥30学分 | 公共必修课10学分(其中博士阶段3学分;硕士阶段7学分) 学科通识课与学科基础课≥10学分 (其中博士课程≥2学分) 公共选修课≥2学分 专业选修课≥8学分 (其中博士课程≥2学分) |
研究环节 | 12学分 | 开题报告1学分 学术交流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1学分 学位论文9学分 |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
七、研究环节
1. 学术交流
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前应公开做学术报告至少4次,参加学术报告至少10次,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完成者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2. 开题报告
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开题作报告。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原则上博士生不少于7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30篇);(2)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3)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4)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有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开题报告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通过开题报告者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8~1.5万字。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须完整填写《博士、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
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
硕博连读研究生研究生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作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初步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能否如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等进行答辩,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硕博连读研究生中期考核通过后,须填写《博士生中期报告及综合考核表》交研究生院,复印件和书面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并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相关要求参照《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试行)》等文件执行。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在CSCD源刊(核心库)及以上刊物上正式发表4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录用),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力、经同行专家评审的SCI源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被录用;且至少有1篇论文用英文撰写。被EI检索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不论数量多少,等同于1篇核心期刊论文。
以下形式的成果可以等同于发表相应等级的论文1篇:
(1)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署名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证书),等同于1篇检索论文;
(2)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署名单位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在前4位等同于1篇检索论文;排名在5-8位等同于1篇核心期刊论文;
(3)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署名单位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在前3位等同于1篇检索论文;排名在4-5位等同于1篇核心期刊论文;
(4)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署名单位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的等同于1篇检索论文;排名第二的等同于1篇核心期刊论文;
(5)以武汉科技大学为第一申请单位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在前两位)等同于1篇核心期刊论文。
生物医药工程(0817Z1)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学院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共 必修课 | 15BA5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 | 32 | 2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博士必修 课程 |
15BA14001 | 博士生英语 | English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 32 | 2 | 1 | 外国语学院 | |||
15SA5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2 | 2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15SA5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Dialectics of Nature | 16 | 1 | 2 | ||||
15SA14001 | 学术英语听说 | Academic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32 | 2 | 1 | 外国语学院 | 硕士英语 A班必修 | ||
15SA14002 | 学术英语读写 |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 32 | 2 | 1 | ||||
15SA14003 | 科技英语听说 | Scientific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32 | 2 | 1 | 硕士英语 B班必修 | |||
15SA14004 | 科技英语读写 | Scientific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 22 | 2 | 1 | ||||
学科 通识课 | 15SC09101 | 高级医学生物学 | Advanced Medical biology | 32 | 2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
15SA07002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32 | 2 | 1 | 理学院 | 必修 | ||
15BC22101 | 化工技术进展 | Progres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48 | 3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必修 | ||
学科 基础课 | 15SD22101 | 传递过程原理 | The Principle of Transfer Processes | 32 | 2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必修 | |
15BD09301 | 基因工程 | Gene Engineering | 16 | 1 | 2 | 医学院 | | ||
15SD09102 | 高级生理学 | Advanced Physiology | 32 | 2 | 2 | 医学院 | | ||
15SD09103 | 高级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 | Advanced Cell Molecular Biology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 48 | 3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
选 修 课 | 公共 选修课 | 15SX14009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2学分 |
15SX14010 | 英语演讲 | English Speech | 32 | 2 | 2 | ||||
15SX14011 | 中西文化对比 |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
15SX14012 | 应用文体翻译 | Pragmatic Translation | 32 | 2 | 2 | ||||
15SX14013 | 英语六级技巧 | Skills of CET 6 | 32 | 2 | 2 | ||||
15SX07014 | 数学建模 | Mathematical Modeling | 16 | 1 | 2 | 理学院 | |||
15SX00015 | 研究生创业就业指导课 |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 16 | 1 | 1、2 | | |||
15SX00016 | 人文修养类课程 | Humanistic Training Course | 16 | 1 | 2 | 文法学院 | |||
15SX00018 | 文献检索 | Information Retrieval | 16 | 1 | 2 | 图书馆 | |||
专业 选修课 | 15BD22101 |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 | Modern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 32 | 2 | 2 | | | |
15SY09101 | 生物医学进展 | Recent Progress in Biomedicine | 32 | 2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15SY09102 | 医学神经生物学 | Medical Neurobiology | 32 | 2 | 1 | 医学院 | |||
15SY09103 | 表观遗传学 | Epigenetics | 32 | 2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15SY09104 | 实验动物学 |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 32 | 2 | 2 | 医学院 | |||
15SY09105 | 生物医学论文写作 | Lecture on Biomedical Paper Writing | 16 | 1 | 2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15SY09106 | 科技文献综述 | Scientific Literature Review | 16 | 1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15SY09107 | 组织与细胞操作技术 | Tissue and Cell Technology | 16 | 1 | 2 | 医学院 | |||
15SY09108 | 高级心血管药理学 |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 32 | 2 | 2 | 医学院 | |||
15SY09109 | 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 Research Technology for Gene Function | 16 | 1 | 1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
研究 环节 | 15BYJ0901 | 开题报告 | Research Proposal | | 1 | 3 | 医学院 | 必修 | |
15BYJ0902 | 做学术报告≥4次 参加学术交流≥10次 | Academic Communication | | 1 | 1-4 | 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