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 智能信息处理 | ||||||||||||
姓名 | 张晓龙 | 性别 | 男 | 年龄(岁) | 53 | 专业技术 职务 | 教授 | 学术头衔 | 校学科带头人 |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 博士(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199803) | 所在院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 |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300字)
张晓龙,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中国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和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IBM 主任 IT Specialist。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和参加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纵向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IEEE ACM T COMPUT BI, IEEE SYST J, 自动化学报等杂志的审稿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员会委员。
| ||||||||||||
近五年的代表性成果(限3项) |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 时间 | 署名情况 | |||||||||
Improving hot region prediction by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density clustering in PPI | Methods,110(2016)35-43,SCI他引1次 | 201611 | 通讯作者 | ||||||||||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with local adjust tabu search algorithm | BMC Bioformatics,15(S15)1-11,SCI他引3次 | 201412 | 通讯作者 | ||||||||||
计算机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303 | 第一完成人 | ||||||||||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限3项) |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起讫时间 | 到账经费 (万元)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热区的发现与界定方法(61273225) | 201201-201612 | 80 |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GRAPES 动力框架关键技术研究(2012BAC22B01) | 201201-201612 | 15 | ||||||||||
湖北公众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电信大数据经营分析系统软件开发 | 201403-201712 | 134 | ||||||||||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 时间 | 课程名称 | 学时 | 主要授课对象 | |||||||||
201509-201601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32 | 硕士研究生 | ||||||||||
201609-201701 | 软件工程 | 48 | 本科生 | ||||||||||
201403-201406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 32 | 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