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武科大先进储能材料团队与随州企业成功签约,不仅创造了湖北高校院所单笔技术转让交易的最高纪录,还意味着一座千吨级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基地拔地而起,为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注入澎湃的“电核”动能。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是武科大深度融入湖北发展,主动参与支点建设,积极贡献“硬核”力量的生动缩影。
面对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武科大以“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为行动指南,将自身的学科优势、科技成果与荆楚大地的产业脉动紧密相连,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力,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传统到新兴
一份融入荆楚肌理的创新答卷
武科大将科技创新的触角,深入渗透至湖北产业发展的每一寸肌理。
为传统产业“赋能”,让“老树”发出“新枝”。
作为湖北先进低碳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唯一高校单位,武科大与湖北的钢铁企业早已融为一体。武科大先进钢铁材料团队联合武钢开发出世界领先的极薄高牌号硅钢,让汽车更节能;携手大冶特钢攻关大型盾构机用重载轴承钢,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协同鄂钢开发舰船用钢,助力国防事业;联手武汉重工研发高冰级极地破冰船用钢,保障极地科考安全无虞……
“武科大材料学科进入‘双一流’,将为湖北打造低碳冶金创新高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创新联合体秘书长李立军如此评价。
为新兴产业“育苗”,为湖北经济催生新增长点。
在武汉光谷的华为基地,一条24小时不间断量产的生产线上,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Micro-TEC芯片正在批量生产。这项由武科大先进能量转换材料团队攻克的晶圆级封装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让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变得更加坚实。
武科大的创新成果,正在荆楚大地多点开花。
在随州,武科大先进储能材料团队的锂电池多孔硅项目已从公斤级中试扩大到吨级中试,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在孝感,武科大-安陆钒产业研究院为安陆打造“中部钒都”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石头里的钒正变成支撑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宝贝”;
在赤壁,武科大先进碳基热管理材料团队的泡沫炭产线满负荷运转,产品应用于某高能装置热防护系统;
在枣阳,武科大战略钒基新材料团队的钒合金产业蓬勃发展,高端钒基合金国产化率实现由45%到80%的跨越……
这些直接服务湖北“51020”产业集群的生产线,是武科大“校区+园区+厂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从高校到企业
一套精准高效对接的服务密码
武科大之所以能深度、高效地服务湖北,关键在于其探索并固化了一套独特的“服务密码”——问题在现场发现,方案在现场讨论,成果在现场验证。
这套被总结为“一学院一城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平台”的武科大成果转化模式,核心在于“主动”与“下沉”。
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武科大丁文红教授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团队常年扎根在黄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并肩攻关。这种‘零距离’的合作模式,让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落地见效。”
“高校教师最大的追求,就是让科研成果精准投向国家和地方当前乃至未来最需要的地方。”武科大校长吕勇表示。
为了让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武科大与省内17个地市州共建了75个产学研平台,并累计向各地市派驻“科技红娘”400多人次,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仅2024年,武科大与湖北省内企事业单位签订632个横向项目,与2023年相比增长30%以上,创历史新高。
作为首批湖北省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高校,武科大建成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5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确保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这种从源头开始的精准对接,最终汇聚成一股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反哺荆楚大地。
近年来,武科大在湖北的本科生招生计划稳居在汉高校首位,毕业生留鄂就业率在60%以上,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武科大动力”。
这份动力为“光谷芯”注入了澎湃活力——每年,大批计算机等专业学子进入位于光谷的华为、小米、金山等行业头部企业;这份动力守护着全省民生的“健康底线”——医学部大批毕业生主动选择扎根市县基层,构筑起守护荆楚人民健康的坚实防线。
从支撑到驱动
一幅校地共生的发展蓝图
“武汉科技大学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了省属高校的担当作为!”湖北省委领导在考察学校时给予高度肯定,勉励武科大“更加有力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宝武、中国五矿共同支持武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这为学校深度服务湖北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更强动力。
当前,湖北支点建设已明确了能级跨越战略等“七大战略”、整体提升战略支撑力等“七个能力”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先进材料作为五千亿级产业之一,是湖北做强做优“51020”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点。
武科大通过系统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实现全校90%以上的专业与湖北“51020”产业集群的深度对接,让专业的“准星”对准产业的“靶心”,并持续深化“产教学研”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把与行业和企业共建的创新平台做实做强,打造引领产业升级的“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1月18日,软科发布2025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12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总数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并连续六年保持湖北省属高校上榜学科总数排名第一。
武科大党委书记倪红卫表示,武汉科技大学作为湖北省属高校的排头兵,将一如既往地勇担战略使命,做强特色学科,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更多“武科大贡献”,共同谱写新时代的荆楚华章。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511/21/content_33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