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首页 / 学者学生 / 正文

吴清明:深耕杏林结硕果

发布者:金红志艺 张薪蕙 熊帅衡 编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09 浏览次数:

见习记者金红志艺 张薪蕙 摄影熊帅衡

“在其位,承其重,作为老师、作为医生,要有奉献自己的觉悟。”一双老布鞋、一副旧眼镜,陪着吴清明上了一节又一节的课,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每天6点起床锻炼后,吴清明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上课、坐诊、开会、科研、查房……生活枯燥而规律,而他已坚持三十余年。

吴清明,我校医学院院长、附属天佑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工程计划第三层次人选。

多年奋斗在临床一线

“病人都愿意找吴医生看病。”

“吴老师,您看一下,这个病人的诊治方案可行吗?”在我校附属天佑医院消化内科的病房里,例行查房的吴清明接过一名发热病人的诊断单,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当了解到病人疑诊为“脾脓肿”,拟进行脾脏切除术时,吴清明立即来到病人身旁,给病人做了全面系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检查中,他发现病人的心脏有杂音,觉得病症并非是诊断单上显示的脾脓肿,高度怀疑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过系列实验和影像检查,证实了吴医生的诊断,避免了错误手术。

“吴老师,请问这位病人的病情为什么要这样判断?”“吴老师,这位病人的疾病如何鉴别?”……在消化内科病房,常可以看见吴清明和年轻医生们讨论病例的情形。“吴老师给我们分析整体病情,帮我们理思路,讲解怎样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欢表示,吴老师给了年轻医生们很大的帮助。“吴老师,我想报您的研究生!以后跟着您学!”一名非洲留学生跟着吴清明查房后被深深吸引,当即表示要报考他的硕士研究生。

“吴老师工作再忙,查房、会诊、教学,一样都不落地参加。遇到紧急情况,既使是晚上,他也会到医院看诊。”李欢介绍。一天晚上,科室接收了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因为接诊的医生对农药抢救方面的经验不足,便向吴清明致电请教。吴清明了解情况后,立刻赶到医院,对病人进行抢救,成功地挽回了一条生命。

从医多年,吴清明接触了大量的病人,但他始终从病人的角度思考,凡事为病人着想。“吴教授总是和病人沟通得很好,事事为病人着想,病人都愿意找他看病。”在消化系统内科的就诊室内,吴清明常常考虑病人的治疗费用,开简单有效的处方,让病人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减少费用。

一天,一位老大爷手拿500元的处方单,因经济拮据黯然欲走。恰逢吴清明看到,上前问明缘由,又问清病症,看了看处方,对老大爷说:“我给您重新开个处方,您去拿药,保证钱够还能看好病。”老大爷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吴清明表示,医院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作为医生,要真心实意地关切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作为临床医生,在疫情期间,吴清明身先士卒,坚守抗疫一线。在查房过程中,吴清明发现部分炎症因子对新冠病毒病情判断和预防有着重要影响,他立即和团队对造成该部分功能障碍的影响因子展开了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为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治作出贡献。同时,他主持了“武汉市疾控体系改革方案研究”,为抗击新冠疫情献计献策。

深耕课堂育良才

“吴老师讲得太好了,想多听一会儿。”

2006年,吴清明担任附属医院院长,发现学生们虽然学医,却见不到医生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建议学校开设《医学导论》课程,将学生们从高中生引导到医学生的道路上来。课程一开,师生们都觉得十分有效。于是,《公共卫生导论》《预防医学导论》《护理学导论》也相继在医学院开设起来。

“刚学走路的时期很重要,从走到跑的阶段也很关键。”学生们学了一些知识后,正处于即将步入临床的过程,吴清明又亲自开设了《临床技能学》,在这一关键节点提供指导和帮助。之后,作为临床医生的吴清明又开设了《内科学的诊断治疗》。“我是根据医学生的成长规律、过程,来选择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希望他们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能获得指导。”

课堂上的吴清明侃侃而谈、言语轻松幽默,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穿插自己在临床的工作经验,将干涩的医学知识通过实例讲述给学生们,让生硬的课本知识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生动起来。“吴老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课过程有理有据,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医学院老师王强说。

“吴老师的课很生动,每节课上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悟。”“吴老师的课重点明晰,讲解细致,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在吴清明的课堂上,和下课铃声一起响起的,常常还有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吴清明设计形式多样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发散思考,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吴清明始终觉得:“只有老师自己研究、亲身体会过,才能把课讲好、讲活。”

“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医生,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医师。” 为了提高学生面对复杂临床情景的决策和行动能力,吴清明和教学团队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形式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病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教学。“‘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把学生引入典型病例的情境中,并且模拟真实的临床案例,在鼓励学生思考的同时还能启发他们的兴趣。”王强赞叹道。该项目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带领学院共奋进

“吴院长来了,带领我们把医学院建设得更好了!”

“培养学生就像DNA双螺旋结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进行医学教育,进行‘医教协同’的培育新模式。”2013年,刚任我校医学院院长的吴清明,在了解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决心进行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创立临床试点班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吴清明上任后,坚决推行的两项改革举措。自2014年起,医学院每年从临床医学本科生中通过双向选择,选取24名学生加入荆楚卓越医师班,实施OSBC(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医学院的学生要读‘活书’,要培养‘高分+高能’的应用型人才。”吴清明介绍,荆楚卓越医师班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注重学科间知识内容融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弥合,以岗位胜任为导向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普通医学生上大课,很少有机会交流讨论,但在吴清明推行的临床医学试点班上,学生们都积极发言、激烈讨论。“我们实行的是小班制教学,上课的时候大家就围坐在一起,以讨论交流为主。”2020级临床医学试点班学生聂子淳说,这种上课模式将传统“老师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为了充分调动师生们的积极性,作为院长的吴清明煞费苦心。为在学院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医学院坚持每两周一次精品讲座,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学科建设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论文交流大会、大学生虚拟仿真实践技能竞赛,成立了“脑科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两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和6个一般平台。“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并且通过省级评审获得良好。还要求大二、大三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等等。吴清明表示,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培育出优秀的医药人才,为国家的医学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现在,我们本科生发SCI论文的都不少!每年,医学院有10余篇高水平论文(A1区)发表,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1%,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研率达60%以上,个别班级已达80%,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位列全国164所院校的第25位。”吴清明为学生和老师们取得的成绩骄傲。

“临床医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和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三个专业学位点。”正如医学院教授王强所言,“吴院长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医学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我们全体老师都充满了干劲,争取早日建成省级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院校。”

就像医学生誓言上“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这般,吴清明在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我校医学院的发展路上不断奋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