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科大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湖北日报:男胜改名南山!赞比亚留学生立志做“非洲钟南山” 刚刚预录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发布者: 编辑:程毓 发布时间:2025-05-19 浏览次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歆 通讯员 王翔宇 肖宇瑄

“吴老师,我被中国医科大学录取了!”日前,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国际学生辅导员办公室,刚结束实习回到中国的赞比亚籍留学生班南山(Mukupa Barnabas)激动地向辅导员吴硕报喜。

今年春季,凭借突出的综合素质,班南山通过自主申请,成功被中国医科大学放射影像学专业预录取,将成为首批系统学习这一新兴学科的赞比亚青年医者之一。

班南山原名“班男胜”,是武科大老师通过音译为他起的名。实习期间,在与援赞医疗队介入科专家王宝锋医生深入交流后,班男胜将名字改为“班南山”,立志效仿钟南山院士,成为守护非洲人民健康的医者。

早在去年年初,班南山就与援赞医疗队结缘。他参与《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拍摄工作,见证了中国医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创造生命奇迹。去年7月,班南山带着武科大的推荐信,前往由中国援建的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加入了第25批援赞中国医疗队(2024-2025年度)开展的临床实习项目。

班南山(右一)与王宝峰、当地医生合影 本人供图.jpg班南山(右一)与王宝锋、当地医生合影。班南山供图

实习期间,他用本土语言为老年患者解读CT影像,协助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同时跟中国医生学习介入放射的基础临床知识;下班后,他带着医疗队队员深入卢萨卡当地的街巷市集,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赞比亚文化,带他们品尝卢萨卡最地道的“欧西玛”(赞比亚国菜)。

“队长和队员们都非常感激他……我们就像赞比亚国父肯尼思·卡翁达说的‘全天候朋友’。”王宝锋医生在工作手记中特别记录了这位助手的贡献。

班南山的原规划是成为一名骨科医生,但看到中国医生用介入技术,仅凭细导管就完成传统开腹手术,他深受震撼。

“赞比亚有很多肿瘤患者,但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尚未普及。”班南山说,要将介入技术带回非洲,为家乡患者打开生命新通道。

班南山和辅导员吴硕 吴硕供图.jpg班南山和辅导员吴硕。辅导员吴硕供图

五年的本科时光,武科大老师们给予班南山诸多关怀。2023年,班南山的父亲遭遇车祸,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吴硕便自掏腰包助其解决生活费难题,还不断安慰鼓励他。班南山十分感激吴硕:“我把您对我的帮助告诉了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是您和学校的老师们塑造了我今天的样子。”

如今,班南山的行李箱还躺着一本翻旧的《钟南山传》——那是吴硕在他入学时送的礼物,书中还夹着他实习时记下的笔记:“等我学成回国,要和援赞医生们一起建立介入诊疗中心,用先进的技术给家乡人治病。”

辅导员吴硕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班南山赠送的赞比亚特色木雕,谈及这位外国留学生,吴硕感慨道:“留学生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培养个体,更是播撒合作的种子。班南山把中国所学反哺家乡,让赞比亚患者从中获益,这就是‘全天候朋友’最生动的注脚。”

班南山和队员们在披萨店。班南山供图班南山和队员们在披萨店。班南山供图

视频: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012687/3632822/0?w=1747655087377&uik=9TWFKzcq&share_plat=ios&sec=4eab2f68&historyback=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