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吴孟阳 韩亦晴 李周阳)7月4日,武汉市中小学暑假来临之际,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八中学、钢城第十二中学和任家路中学,演示该校团队自主研发机器人、无人机飞行器,面对面传授机器人科技前沿知识,上好假期“最后一课”。
“无人机是怎样实现转向的?”“如何利用无人机‘大脑’进行飞机轨迹预设?”在任家路中学,实践团队员陈佳文类比挖掘机履带差速传动这一原理,深入浅出介绍无人机各个部位功能,用动图视频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展示无人机利用机翼马达转速实现转向的逻辑。

现场,学生实践操作“英雄”和“工程”机器人左右平移、发射弹丸、上下阶梯。在该校崇实战队队员刘玉博引导下,819班学生杨茗媛缓慢推动操纵杆,机器人便轻盈地移动起来;轻触红色按钮,弹丸便能随着轮轴传动,精准命中目标。学生崔建康感叹道:“这些机甲太酷了,我也想要学习无人技术。”

课后,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与三所中学举行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中学建立科普教育基地,能打破高校与中小学的资源壁垒,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下沉。”社会实践团队带队老师唐琼说。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何明表示,学院2018年获批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积极探索育人模式,在2019年成立崇实科技战队,旨在提高学生自主研发能力。此次展示无人机是该院学生自主研制成果,其团队曾在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武科大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234137/3808345/0?w=1754031524140&uik=8sFfs6Ey&share_plat=ios&sec=e60df0dc&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