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娅菲、周文君)为响应第28届全国普通话宣传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7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梦载星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中心学校,为桑梓三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普通话推广课程。实践队队长刘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普通话的种子播撒进乡村孩子的心中,助力他们架起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语言之桥。
郧西县地处湖北西北部,多山地丘陵,历史上因地理条件限制,部分乡镇与外界交流较少,形成了独特的方言环境。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当地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推广普通话成为打破“小范围方言隔阂”、促进区域融合的重要举措。课程中,刘烁以普通话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多方言、多民族语言的特点,向学生们阐释了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普通话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纽带”刘烁说,“它不仅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沟通,还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开更多机会。”

针对部分学生对普通话推广可能影响方言传承的疑问,刘烁特别强调:“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解释道,普通话的普及旨在增强沟通效率,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样需要被保护和传承。“我们希望孩子们既能说好普通话,也能记住乡音,让语言成为文化的双翼。”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普通话的魅力,课程设置了“普通话挑战赛”互动环节。通过“殷红”“淹没”等易错词辨析和“出东门,过大桥”等经典绕口令训练,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提升了发音准确性和语言流畅度。“原来普通话可以这么有趣!”一名学生兴奋地说。刘烁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言规范,树立正确的语言使用意识。
在班会宣讲环节,刘烁鼓励学生们“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将语言规范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普通话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他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共同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争做语言规范的践行者。
“梦载星河”实践队通过此次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对普通话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乡村语言教育注入了新活力。队长刘烁表示,团队将持续推进普通话推广工作,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我们相信,每一颗普通话的种子,都将成长为连接梦想的参天大树。”
未来,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乡村开展语言文化服务,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美好中国梦添砖加瓦。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299648/3862175/0?w=1754031200679&uik=fHg3qcPm&share_plat=ios&sec=7c93cb66&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