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银发榜样6】周凤星:四十余年致力给工业机器做“体检”

发布者: 编辑:程毓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

通讯员陈佳璇 记者徐湘颖

在周凤星的办公室里,老旧的电路板塞满一面柜子,见证着传统电子器件到如今模拟电子技术的更新迭代。作为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退休后他仍心系教育科研事业,退而不休,耕耘不辍,持续指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设计制作检测仪器,给设备“体检”

1975年,周凤星从我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出于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选择留校投身科研,以故障检测为研究方向。

此后四十余年,从工厂里最常见的电机,到钢厂的关键生产设备,再延伸到山体滑坡、高压线塔位移等公共安全检测,他深耕设备早期故障检测与预知维修领域。

2013年,武汉东江阀业制造有限公司找到了周凤星和杨君老师,希望制作出一种能模拟汽车工作状态、快速检测电磁阀质量的仪器。此前,工厂就询问了多家企业与高校,但是都无法满足需求,当时市面上也没有现成产品可参考。

周凤星和杨君老师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带领学生团队一起展开对电磁阀检测仪器的研发。没有案例,他们就从零开始,自主设计硬件和软件,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和摸索,顺利完成了仪器的雏形。然而,实验室与工厂复杂的生产环境截然不同,仪器到了工厂满足不了稳定性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他们频繁往返于学校实验室和工厂之间。周凤星和学生清晨坐40分钟出租车从学校到位于沌口的工厂,蹲在轰鸣的车间里和工人一起实验,傍晚再扛着仪器回实验室修改,根据现场反馈反复做调试改进,制作了多个品种。一个月的优化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后,最终实现了仪器在工业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工厂的经济效益,更赢得了学术界的权威认可。该技术凭借其在模拟汽车真实工况与实现批量精准检测等方面的核心突破,先后斩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技术发明奖。

从泡实验室到跑工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数十载研究生培养生涯中,周凤星教授始终将 “实践引领” 与 “科研传承” 置于育人核心。他从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科研技术,更注重通过实践指导,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工厂,将工程化系统思维、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认知。

师从周凤星的2011届研究生陈虎,至今对读研期间参与的“东江阀业阀门气体密封度检测”项目记忆犹新。由于气体检测精度要求极高,周凤星亲自带领团队深入企业现场,全程参与从需求沟通、设备调试、硬件设计、代码编写,到验收规范制定和交付方案研讨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完整走通了一遍工程化项目的全流程。

“这不仅是一项单纯的学术研究或样机开发,更是需要真正交付企业、能够投入市场的产品研发项目。”虽时隔多年,回想起一同与教授跑工厂、解决问题的经历,陈虎心中仍充满感激,“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工程化项目对质量的高要求以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科研指导中,周凤星不仅注重项目的严谨性与实践性,也格外重视团队凝聚力和学生的全面成长。他打破常规,主张研一至研三的学生共同参与同一项目,形成阶梯式协作机制,既保障了项目后续维护的连续性,也促进了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营造出“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

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到实验室关心研究进展,提醒学生:“三年读研时光十分宝贵,一定要找准方向。”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研究生电子竞赛等校外赛事,并主动推荐实习机会,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战能力。

师从他的学生,在读研期间收获的不仅是完成项目、发表成果的能力,更有一套能贯穿职业生涯的底层思维方法:从 “遇到困难先冷静梳理逻辑框架”,到 “如何以全局视角把控项目全流程”,这些都成为他们从校园走向职场后,应对复杂挑战、实现角色跨越的重要支撑。

退休不褪色,坚守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2018年,周凤星教授正式退休,然而他的科研生涯并未就此画上句号。2020年,他又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基金项目,致力于研究“异步机早期故障检测与剩余寿命预测的关键技术”。

异步电动机作为工厂轧机等核心设备的关键动力源,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线的安危,就像人体从手指到腿部都布满肌肉一样,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只要需要动起来的地方,几乎都有一台异步电动机在驱动。它是工业动力最基础、最广泛的来源,对于周风星来说,这也是深耕此领域的意义所在。

四十余载科研路,周凤星就像一台精准的“检测仪”——不仅能从杂乱的信号里揪出机器的隐患,更始终坚守着科研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他在科研与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获得首届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楚天园丁奖,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老师虽然退休了,但还在为科研做贡献,他的人生值得我们晚辈敬佩。”陈虎感慨道。(离退休工作处、医学部推荐)

【银发榜样1】湛从昌:传道授业六十载 耄耋犹怀育人心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5372.htm

【银发榜样2】毕学工:深耕钢铁冶金领域的学术楷模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5922.htm

【银发榜样3】王光华:既要钢铁林立,也要碧水蓝天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6482.htm

【银发榜样4】龚太平:校友心中的“娘家人”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6582.htm

【银发榜样5】李友荣:退休不休,余热生辉  https://www.wust.edu.cn/info/1591/457032.htm


关闭